凤尾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曹保明讲故事田野踏查的路上,有山风阵阵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 http://www.txbyjgh.com/m/
清风识字页页点码沙沙做响,6月19日,听曹保明讲故事之“一书一记忆——曹保明作品在当代”我翻开了第一本,到10月1日,百本著作踏着岁月的脚步声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70年,70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以上百部著作穿越时光隧道,记录东北风情、吉林大地。我翻开的这百本作品,是在曹保明几十年田野踏查的全部著作中,选出一百部,一天一篇文章讲述一本书背后的故事。这一个个小故事串联成了一位*的老文艺工作者走遍白山松水、不忘初心的大故事。翻阅这百本著作,如同展开一个民俗风情的博物馆。我带领读者,在这个底蕴深厚、引人入胜的博物馆中,漫步、漫读、漫游……在这个文化长廊里,有渔猎部落、古老村落、松江河灯、关东店铺、长春老字号、满族剪纸、闯关东年画、百年湿地、吉林冰雪的前世今生;有小白龙、刀客、贡品、响马驼龙、日本遗孤、快马杨三的拍案传奇;有马帮、木帮、盐帮、淘金、铁匠、吉菜、关东土匪、挖参、作坊、粉匠的风情画卷;有中国母亲、兴安野叟、萨哈连船王、懂鸟兽语言的人、吉林工匠的人物图谱……我为这些动人的故事取了一个个诗情画意的名字:《猜谜歌里的金色童年——你来说,我来猜》《问答歌里的岁月歌谣——你来问,我来答》《芦花苇海是天堂》《尺度生活丈量人生》《观潭照思流年》《拍案再说惊奇》《吹尽*沙始到金》《天生曰卤,人生曰盐》《进得店来且看世间百态》《一骑红尘行千里》《壮哉,中国母亲!》《我在风中等鹰来》《咱把大山担在肩》《真情飞雪化春水》《丝缕缕尽如诗》《听鸟啼甚心解语》《大森林的百年孤独》《长啸出林顺山倒》《有录在案存心迹》《驾长风,大江流……》……我想,这样的故事,应该有美好美妙的索引。曹保明,曾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第七、第八届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他当过知青,当过工人,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当教师,后调任从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挖掘、保护、传承工作。从此,他风雨兼程行走在东北民间乡土,奋力抢救、挖掘、保护东北大量的重要文化遗产。中国著名文化学家冯骥才说:每逢年节,阖家团聚,我知道有一个人却在路上,他就是曹保明,东北的许多文化是被他抢救、保护下来的。如果中国多几个曹保明,我们的文化将会保护得多好啊!笔随心走。目前,曹保明的作品文字总量已达多万字,许多作品已被译成英、日、韩、俄等多种文字,在世界流传。他以自己上百部记录东北文化的著作成为中国最美志愿者、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中国好人、道德模范标兵……曹保明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传奇。他是一个用眼睛发现故事的人;是一个用全身心寻找故事的人;是一个用双手记录故事的人;是一个用双脚丈量故事的人;更是一个用灵*守望故事的人。如果有需要,我相信——他是会用生命守护故事的人。我,是一个做了三十多年新闻工作的记者。与曹保明老师相识已三十年,他之于我,亦师、亦兄、亦友。三十多年的新闻生涯中,记者的职业使我的笔下记录了许许多多著名的文化人物、文化事件……在这些饱含情意、充满温度的文字中的人和事中,最进入我心底的,当属那森林、那冰雪、那白山、那松水、那乡音、那村口小姑娘悄悄递给我的写得歪歪扭扭沾满泥土的纸条、那爱书的老农民所言“架上有书不为贫”的真情话语……在我感慨万千地回望这些生活给予我的丰富美好瞬间,回望这些年笔下所记录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字时,往往不禁回忆起这些年,我多少次与曹保明老师一起风雨兼程行走探访在山野乡间、森林村屯、铁匠炉旁、老兵大院、农家炕头……在这些场景中写下的文字篇章。最难忘的,是好几年的大年三十,我都是与这位被冯骥才先生称为“东北文化的守望者”的老大哥,风尘仆仆甚至是披星戴月地,奔走在冰雪覆盖、天寒地冻的乡路上。下乡踏查长路漫漫,曹保明就经常在路上为我们讲故事,听得人忘了时间,忘了劳累。好故事,真的是迷人的、醉人的啊!日积月累,我想,开个“听曹保明讲故事”栏目吧——好故事,大家听。说到此,我给大家讲一个《山路含泪听“缝狗”乡野经年写传奇》的故事。讲一讲曹老师是如何把“缝”这个动词令人动情地与“狗”这个名词联结在一起的。记得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冬日,我和曹老师一起下乡。山路崎岖,车行缓慢,车上的人因为长时间的车程已经昏昏欲睡了。曹老师突然对我说:“保华,我给你说个‘缝狗’的故事吧。”正困顿间的我一下子被这个闻所未闻的词惊得没了困意,司机小曲也一下子打起了精神——是呵,我是学中文的,缝是动词,狗当然是名词,这个动宾词组搭配得也太奇怪了!它们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能形成一个词组的呀。曹保明动情地讲了起来:进山打猎出发时,有经验的老猎人通常包里都必须带一个结实的皮针线包,里边针线工具十分齐全。那么,这个针线包是为何而带的呢?一般来说,针线包当然是为了缝补衣服所备,但猎人这个皮针线包可不是通常意义上为缝补衣服携带的。路途险恶,猎人随身带的都是极其重要必不可少的物品——这个包,是‘缝狗’用的!森林茂密,沟壑纵横,山石料峭,险情丛生。猎人的行程艰难重重,忠心耿耿的猎狗跟随主人不离左右。但猎狗毕竟血肉之躯且身形低矮,一路行来,荆棘虬枝遍布的深山老林将它的身体划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可忠诚的猎狗仍然寸步不离地紧跟在主人的身边。有时,它的肚皮被划破肠子甚至都拖在了地上,但它仍然默默地跟随着、奔跑着……到休息时,猎人打开针线包,将猎狗的肚皮和身上的伤口一针一针地缝好,猎狗疼得浑身打抖但却坚强忍耐着依在主人的身旁,仍不忘恪尽职守警惕地为主人观望放哨。这是怎样的相依为命!这是何等的忠诚情谊!“缝狗”的故事,我是一直含泪听完的。每每想起,泪水仍是自由奔流。还记得有一年刚进正月,曹老师和我打电话拜年,电话里只听得风声呼呼地响。我放大声音喊:“曹老师,过年好!你这是又在哪里呀?”风声中,曹老师的声音远远飘来:“我在山里呀,正和一个老把头在炕头唠嗑呢。”又一年,也是正月,曹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一件着急的事,电话中又是山风呼啸。原来是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去世了,他去这位老人的坟前祭奠。曹老师说:“老朋友了,我来看看他。”电话信号不清,但凛冽的狂风、遥远的乡音时断时续动人心弦。我一时无语,说不出话来……曹保明有许许多多山野中最最朴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朋友,他们也把曹保明当成自已的亲人、家人一样。因为,在他们心中,曹保明已成为了一种象征。年春节的大年三十,我是和曹老师在长春英俊镇长青村的铁匠作坊里,陪老铁匠田洪明夫妻一起过的。老铁匠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向城镇化转变时期杰出的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其铁匠作坊在当今已极少见——这是在长春城市边缘几乎仅存的铁匠作坊,林立的高楼小区旁,工具齐全、有声有色的铁匠铺子似乎是一个温暖古老的传说。那一天,我们刚到作坊门前,就听到了清脆欢快的打铁声:田洪明和老伴一边哼着山东腔的打铁歌,一边丁丁当当干得正酣。铁匠炉烧得旺旺的,铁匠夫妇的脸庞映得红红的。看到我们来,田师傅高兴极了:“真没想到你们能来给我拜年呀!”指着挂得满墙琳琅满目、齐全得让我叫不出名字的铁匠工具,他乐呵呵得意地悄悄告诉我,他现在是个有手艺绝活的快乐的老铁匠,年轻时是个帅帅的快乐的小铁匠,漂亮的老伴就是他当年走村串户干铁匠活时凭着好手艺追到手的呢。丁当、丁当……看到老俩口锤打得那么默契,我也忍不住拿起铁锤,笨手笨脚地和田师傅丁丁当当对起锤来。田洪明今年61了,他继承祖上的手艺,当了近五十年铁匠。随儿女进城后,城市生活对铁匠手艺的青睐逐渐淡化,但他对祖传的手艺却不忍割舍,于是他坚决不住进儿女买的新楼房,而是坚守着他的铁匠作坊,大年夜也雷打不动——这成套的工具和技艺是他心中的宝啊!他担心万一他离开了,这样的铁匠铺就将再也不复存在了。为此,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儿女们都只好把饺子给他端到铁匠棚子里吃。炉火正旺,锤声丁当。铁匠炉上贴着一副小对:日日炉中生烈火,年年锤下有*金。快乐的锤声中,快乐的老铁匠风趣话语不断:“坚持是要更新的,打铁是要开心的!”一会儿更口吐哲言:“生命有铁砧精神,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田师傅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向城镇化过渡期的文化存在。每到过年时,他都思念起他的先人,忘不掉先人传下来的手艺。曹老师说,在铁匠炉旁和他一起过年,是和他心灵对接的最好时刻,也是接地气走进生活的最好时刻。所以,我们这是和‘文化’一起过年,心里特别踏实——这样过年,丰富了文化,也幸福了自己。此后,每当想起这个大年夜,每当想起我在炉火正旺、锤声丁当的铁匠铺里,笨手笨脚、兴高采烈地和老铁匠打的对锤,都会觉得,朴实的打铁歌和铁锤敲击的鼓点,是那样的动听……年2月18日,农历大年三十。天刚放亮,我和曹老师又驱车启程了——这个春节,我们前往的是农安县开安镇凤英老兵大院——那里的老兵正等着我们与他们一起吃饺子、开故事会、陪他们过大年呢。那些激动人心的战争故事,从这些在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老兵口中生动地讲述,真的会令人血脉贲张、热血沸腾!大年三十的清晨,路上无人也无车,只有我们一行“在路上”。司机小曲开玩笑说,这大年三十的丢下家人起大早赶往乡下的,恐怕只有我们了吧,是不是傻?我和曹老师相视也乐了:“呵呵,别人看了,一定会说,这人是有点傻哦。”是有点傻。但曹保明就是愿意做这种“傻事”的人。我,也是。前面我说过,如果有需要,我相信曹老师是会不惜生命的,因为他认为,他深爱的那一切比他的生命重要。年11月,曹保明发现长春某处的一个大院面临拆除,据他考证,那所院落只要加以修复,就可以成为一座典型的东北农业大户人家的汉民族居室院落,并可以作为中原汉民族闯关东来东北后的生活记录和遗存。此院落距伪满皇宫仅米,也可成为伪满皇宫遗存文化群落的配套文化遗存。由于拆迁日期已经临近,为了确保该院落不至毁于一旦,曹老师甚至不惜站在即将启动的推土机前据理力争!在给省*协写出报告的同时,他立即给有关领导写了《留住长春的记忆》的建议。在领导的批示下,长春市规划局调研后认定,此院落“确属典型的东北民居四合院,在长春市能完整保留的也不多,确有历史价值。”立刻通知开发商暂缓拆除,同时进行测绘,以保存历史资料,选址复原建设。这个事件,我做了连续跟踪报道,后序报道之一、之二……虽然世事难料,结果并不完全尽如人意,但是相信,曹保明在做、我在做、你在做、他在做、他们在做、大家都在做……世界会多许多的美好。我永远清楚地记得冯骥才先生说过的这段话:不要以为人们在田野大地上只求耕种与温饱,人们更需要坚实有力的精神生活。没人给他们精神,这精神是人们在自己的心灵中创造出来的,并给它穿上民俗民艺美丽的衣衫,用以安慰自己的生命,补偿自己的命运,消解现实强加给自己的苦难,并使生活有滋有味……温润如玉,岁月静好,历久弥香。田野踏查的路上,有山风狂作,也有山花飘飘……这,是一个最美奋斗者的足迹!百本在案,掩卷长思。是为记。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龚保华编辑:赵树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