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同市博物馆藏壶式摭谭 [复制链接]

1#

大同市博物馆藏壶式摭谭

《文物世界》年01期石红

壶,陶瓷容器,古亦称“康瓠”。《诗·七月》:“八月断壶”。毛传:“壶,瓠也”。《说文·壶部》:“壶,昆吾圜器也,象形。从大,象其盖也”。《说文·缶部》:“古者昆吾作陶”[1]。壶本陶质,以器形似瓠(葫芦)而得名。《周礼·掌客》郑注:“壶,酒器也”,它多用以盛酒,也可以用于盛其他食物。陶壶的基本造型为小口直颈,球形或扁圆腹,平底或圈足或三足。

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造型和功能。我国中原地区战国早期陶质圆壶腹径的最大之处较低,至战国晚期已上移至器体中部。西汉时的壶型与战国晚期差别不大,早期壶口似盘,有半球形盖;中期壶口微外撇,无盖,出现空心假圈足;晚期壶常作成假圈足。东汉壶圈足有真假之分,且圈足大都作得较高,常呈多棱形。瓷制壶始自汉代,西晋时有扁壶、鸡首壶,三国至隋代有盘口壶、唾壶,唐代有短流执壶等,而唐代的凤头壶、辽代的皮囊壶、鸡冠壶、元明时的多穆壶、僧帽壶等特殊造型的壶式已成为各时期的代表性器物。

大同市博物馆所藏壶式众多,现撷取三种壶式作一简略介绍和探讨/p>

一、唾壶

唾壶,又称唾盂,也称唾器,因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所出有“女阴侯唾器铭”的漆唾器而名。是一种卫生用具。唐宋时期不作唾壶之用,为古代贵族宴饮唾鱼骨或兽骨的承器,也称为“渣斗”。元人笔记中就有“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筋瓶渣斗”的记载。其基本造型为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圈足,有的带盖。以青瓷为多,亦有黑瓷及白瓷等制品。瓷质唾壶始自东汉,三国、两晋颇为流行。大同市博物馆藏有北魏青瓷唾盂(图一),为盘口,长颈,扁鼓腹,平底,青*釉,通体冰裂纹,口径12.8厘米,底径14厘米,高19.7厘米。年大同市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发掘出土。三国、晋初早期越窑已大量烧制唾壶,器型为圆球腹,高圈足,其形似尊,东晋时演变为盘口,垂肩,扁圆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时,有的还配有盖和托盘。唐、五代南北窑场均有烧造,口沿多呈漏斗形碗状,造型基本沿袭南朝旧制。如大同市博物馆藏唐代青瓷唾壶(图二),大喇叭形敞口,束颈,扁鼓腹,圈足内凹,施青釉,口径11.3厘米,底径6.2厘米,高9厘米。年5月大同市王家园村出土。宋代较前代造型上稍有变化,洗口增大,浅圈足,口径一般大于器腹,腹部多饰莲瓣,龙泉窑、定窑皆有烧造,品种丰富,各种色釉和彩绘装饰皆有。宋元时期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也生产渣斗,北宋早期为侈口、束颈、深腹,北宋晚期为宽沿大敞口,束颈、圆鼓腹;南宋至元时为侈口、直颈、浅削腹,各时期的变化较为鲜明。

辽代渣斗器型分为两种:一种是大浅盘口或碗口,短束颈,扁圆腹,圈足。以釉陶为主,瓷胎者较少,多为*釉,绿釉次之,白釉更少,瓷胎者以白瓷为多,黑瓷少见,多光素无纹;另一种是花式大敞口,短束颈,扁圆腹,仅见有白瓷者,在辽墓壁画中常见。辽代中前期的渣斗与晚期相比无明显变化,辽代中期碗口较深,口沿微内敛,腹部较高,有扁圆腹或折腹,圈足及颈部较矮。胎质有瓷有陶,偶有花纹装饰。辽晚期多为大敞口,碗口较浅,颈部增高,多为扁圆腹并变得较矮,呈口大腹小的状态,器胎以釉陶为主,瓷胎者较少,一般不饰花纹装饰。

明代以后继续沿用,各朝略有变化,到清乾隆时呈敞口,鼓腹,圈足外撇,品种有青釉和白釉等。一直持续到晚期,最后被灰槽所代替。正如古人所云:“觚之小者曰渣斗。明制已有之,至清逾伙,五彩或*地碎花者均有之。渣斗之小者则入于漱具之属,非清供品矣。”[2]

二、执壶

1.唐代白釉执壶(图三)

侈口,圆唇,束颈,溜肩,短流,双弦鋬,鼓腹,玉璧底,施白釉不到底,口沿无釉。口径4.5厘米,底径4厘米,高10.8厘米。年5月26日出土于大同市矿区米庄乡赵家小村。

2.辽代白瓷带盖执壶(图四)

小口,带盖,盖纽为一小睡狮,鼓腹下垂,两侧柄、流相对,圈足,流下堆贴一花朵,口沿下及耳柄外时呈敞口,鼓腹,圈足外撇,品种有青釉和白釉等。一直持续到晚期,最后被灰槽所代替。正如古人所云:“觚之小者曰渣斗。明制已有之,至清逾伙,五彩或*地碎花者均有之。渣斗之小者则入于漱具之属,非清供品矣。”[2]  侧饰两道凹弦纹,腹上部饰三道凹弦纹。口径4.5厘米,底径9.1厘米,高18.5厘米。年8月大同市马家堡村辽墓中发掘出土。

3.辽代白釉带盖小执壶(图五)

带盖子母口,短流,有柄,细直颈,圆腹,圈足,腹部有一道弦纹,通体施白釉。口径3.8厘米,底径6.2厘米,高15.7厘米。医院西侧辽墓出土。

4.辽代白釉瓜棱形狮钮小嘴壶(图六)

直口短颈,荷叶子母口盖,狮纽,圆鼓瓜棱腹,肩部置短流及小柄,圈足,通体施白釉,底无釉,白胎。口径2.2厘米,底径5.2厘米,高15.1厘米。年大同市废品合作商店周文林捐赠。

5.辽代白釉葫芦小嘴壶(图七)

整体呈葫芦形,直口,肩部置短流及柄,圈足,腹部瓜棱形,腹上部饰两圈凹弦纹,通体施白釉。口径2.1厘米,底径5.3厘米,高14厘米。年7月6日大同市铁十七局院内辽墓出土。

6.金代定窑白釉瓜棱执壶(图八)

盖为覆帽式,敞口,细长颈,圆肩,腹部呈瓜棱状,颈肩部置流及柄,圈足,颈部饰两道弦纹,柄部饰曲带纹,通体施白釉,细白胎。口径6.9厘米,底径5.5厘米,高16.5厘米。年云中大学金墓出土。

7.金代定窑白釉瓜棱执壶及温碗(图九、图一○)

为壶碗一套。壶盖为浅盘状,口沿外翻圆卷内凹,中心置一伞状钮。敞口,细长颈,瓜棱式圆腹,颈肩部置长流,与流对称置柄,圈足,颈部饰两道弦纹,柄上饰曲带纹。温碗为敞口,弧腹,圈足,口沿下有一道弦纹。通体施白釉,白胎。壶口径6.9厘米,底径7.4厘米,高12.6厘米。年金代徐龟墓出土。

执壶是我国瓷器中的传统器型,是用来盛酒或汲水的用具。敞口,长颈,溜肩,弧腹,平底或带圈足,腹部一侧安把柄,另一侧附流,流长而弯曲。最早出现于隋代,元以前称为注子,习惯上对宋代的注子称为执壶,也有称为注壶或偏提,南北各大窑场均有生产。

唐前期注子为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造型雄浑饱满,胎体厚重。唐晚期腹部多作瓜棱形,有短流、长流、曲柄、直柄等数种,样式较多。

定窑初创时生产的执壶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晚唐定窑生产的白釉执壶在早期凝重饱满的基础上向轻盈雅致发展,丰肩收腹,胎壁变薄,底足也由平底变为较宽的圈足。壶柄在传统的双泥条之间往往增加一条较细的泥条,细泥条顶端盘成卷曲状,靠近卷曲处用一细窄的扁泥条圈裹成结状,因此被称之为“结带柄”,此时执壶等琢器多厚胎。从五代后期开始,定窑壶类一改唐代以来那种浑厚古朴的传统造型模式,壶流逐渐变长,形体日趋秀巧。到了北宋时期,壶类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北宋定窑生产的执壶很多都安有龙首形流,这种壶流造型美观,装饰性强,主要流行于北宋早、中期,除了瓜棱形、葫芦形等执壶外,定窑还生产少量精美的仿生壶,均采用模制法成型,工艺难度大,但人物形象塑造生动自然,面部表情惟妙惟肖,充分显示了定窑工匠娴熟的技术水平和把握人物形象、塑造内心情绪的超凡能力。北宋后期至金代,定窑生产的壶类立体琢器相对较少,主要以精美的刻花、印花见长。

唐晚期仅越窑烧造的注子(执壶)样式就有5种之多,其青瓷执壶嘴长而微曲,腹或作瓜果形或为圆球状,柄加长,下端粘贴于腹的中下部,柄孔宽大,样式秀气,使用轻巧方便。在南方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瓷窑也生产有执壶,北宋早期的执壶多承五代形制,以喇叭口式壶烧造量最大,壶身多作瓜棱式,流微曲细长;北宋中期流行一种盘口式壶,特征是盘口,直短颈,长腹上鼓下收,颈肩置一对称系,扁平把柄,弯曲短流,有的流基部有结带装饰;北宋晚期较多见的是长颈壶,颈长、体长、曲流长、把柄长,是由喇叭式壶演变而来。南宋时期壶的造型较多,有带盖执壶、短颈瓜棱壶、八棱壶、葫芦形执壶。元代还出现一种器物如多穆壶。

宋代执壶器身瘦长、秀美,以瓜棱形为常见,器身常饰以双凸线分四瓣瓜形,流渐渐变得细长微曲,曲柄多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其部分制品常与配套的温碗合用,组合成温酒器,亦称温壶、温碗、注碗。因其配套使用,故两器形体要求协调一致。这种注碗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较考究的酒器。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4会仙条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水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南北瓷窑普遍烧制,以景德镇青白釉制品最佳,北宋早期我国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系瓷窑生产的注碗多承越窑风格,短直颈,丰肩,近圆球腹,宽矮圈足。曲流带把,筒形套盖,纽作蘑菇状捉手,温碗多敛口、深腹、矮圈足,且多素面,有的多作八棱式,碗作八瓣莲苞状,上下呼应协调。北宋中期的注碗体型变长、秀丽,注壶的肩斜平且宽,肩腹交接处有折角,腹身较长,开始出现装饰,肩部刻花,筒形套盖纽多作蹲狮纽,温碗壁近直,或作多瓣瓜棱形,上刻花卉,或整体成莲瓣形,圈足开始变高。北宋晚期注碗日趋复杂,注壶通体多呈瓜棱形,折肩。温碗则多呈高圈足的莲花瓣形,壶身、碗体乃至套盖、颈部和流嘴基部均贴刻花卉,顶部配以蹲狮纽,整器集刻花、划花、贴花、捏塑于一体。

北宋晚期、辽金时期多流行长颈注壶,此种壶一般也都与注碗配套使用,在中原地区的耀州窑和定窑中,多有此类产品。此类壶主要有两种型式:一种是管状直口,细长颈,口沿稍外侈,宝珠纽,坛式盖,套于壶口上,硕肩鼓腹,肩、腹连接处硬折,圈足,斜直流,折曲成钩状的扁把;另一种是盘口,球状腹,无盖,所见多白瓷,一般多雕仰、覆莲瓣、缠枝牡丹纹或蕉叶纹,把外侧面印缠枝花或唐草纹,也有白瓷黑彩绘折枝花卉的。此外还见有绿釉陶的,饰以莲瓣纹或团龙、团凤纹,*釉陶的划弦纹和流云纹。与此壶配套的注碗造型一般都是侈口直壁深腹,碗口有圆口、花式口等多种,常雕刻复瓣仰莲纹。

注壶在整个辽代均很流行。早期的注壶腹有二式:一式是圆球状,腹较高;另一式是扁圆腹,上肥下瘦,最大直径在腹的中线偏上处,其下斜直壁急剧内收,壶直口微侈,流较短且直,有管状流和龙首流二式,壶把较高,圈足高但较小。一般均有宝珠纽坛式盖,有素面和雕饰莲瓣纹二种。中期壶腹变矮,有折肩扁圆腹和球状圆腹二种型式,壶口多为管状直口,并出现了浅盘状口,盖的型式开始多样化,除宝珠纽坛式盖以外,又出现了圆顶坛式盖和鼓钉状纽坛式盖,亦有不置盖的。这个时期壶流渐渐加长,有曲流、直流,壶把高度降低,圈足变得矮浅硕大。这时有素面的,但花纹装饰渐渐增多,除雕仰覆莲瓣纹外,还常雕缠枝牡丹等纹饰。晚期又出现了杯式口,壶流变得更长,以曲流为主,把的高度降低以便于使用,腹部多呈球状,圈足更加矮浅,给人以沉稳安定的感觉。金代壶类立体琢器相对较少,器物造型不如以前丰富,注壶形制变化不大,以瓜棱腹居多。

葫芦形执壶是北宋早、中期十分流行的一种样式,因形似葫芦而得名。器身分为上下两部分,下截圆腹上侧贴流,另一面上下腹之间安一曲柄,口上有盖。宋代耀州窑、定窑、景德镇窑、辽缸瓦窑等均有烧造。南宋后期到元代,葫芦形执壶依然流行。元代葫芦形执壶器身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腹圆,形似葫芦,流贴在一面圆腹上侧,另一面上下腹之间安一曲柄,口上有盖。釉色主要有青白釉、青白釉加彩和青花等,产品大多销往东南亚地区。辽代晚期亦非常流行此种壶式,多为釉陶,以*、白釉为主,绿釉少见。主要分为二式:一式,吸取借鉴中原同类器物特点而又按民族习惯进行改进,更具有民族特色,壶体与葫芦瓶相同,但在壶体两侧分别增置了管状流和拖尾很长的圈状壶把,以釉陶居多,多装饰以弦纹。少量白瓷产品,上下球体肩部均雕转轮菊瓣,下球体雕仰、覆莲瓣纹,有的底部还划“官”字款。另一式,壶体较矮,下部为大球状,上部为较肥硕的半球,小口束颈,圈足,短直流,半环状扁把,瓷胎施白色化妆土,挂白色半釉,光素无纹。此种壶式在辽墓壁画中多见。

元青花中执壶有三种形式,一种以玉壶春瓶为壶身,但壶口外撇度比玉壶春瓶小,壶有覆盆式盖,荷苞形纽,曲柄长流,流与壶口平行略向外倾斜,柄与流对称等高或稍低,流同壶颈间有S形饰物相连,为了与壶盖相系,防其脱落,柄上还饰有圆系,此类执壶也有八棱形。第二种执壶的壶体也同玉壶春瓶相似,但颈短,口不外撇,因为壶身看起来像“梨”,所以又称“梨式壶”。与前一种相比,梨式壶体形较小,流与颈之间没有S形饰物。第三种执壶形体比较特别,是元代独具特色的器物,为凤首流扁腹执壶,壶身为扁圆形,小口,以凤首作流,凤尾作柄,借凤身为壶身,器身饰有青花凤穿番莲纹饰,装饰和造型融为一体,构思精巧。

明代早期执壶和元代执壶比较略显变化,有青花与白釉品种,其青花器,柄高流长,壶身如玉壶春瓶,俏丽俊秀;颈部较元代的短而粗,但又较后世的细而长。明初尚白,永乐时白釉壶较青花壶的造型更为多样,有粗颈硕腹执壶、瓜棱形凤流壶、杏圆扁腹壶等。腹部以青花绘花鸟、飞龙、莲瓣、蕉叶、花果等纹饰,画面较为生动。嘉靖时执壶器型更为多样化,颈部细长,溜肩圆腹,足部高矮不等,常见有青花、蓝釉、白釉、金彩(红、蓝、赭地)、三彩描金、红彩描金、五彩镂孔开光等品种,装饰有露胎的火石红麒麟或描金的云龙、凤凰牡丹、折枝花八宝等,腹部常凸起鸡心为饰。

清代执壶造型更加完美,并多作茶具。

三、提梁壶

1.辽代定窑白釉提梁瓜棱壶(图一一)

整体呈上细下粗的椭圆形,壶口内凹,花瓣形钮盖。肩部置绳状提梁,近流处分股,近流处粘附花朵,短流弯曲,颈肩部饰两道弦纹,垂腹,圈足。通体白釉。口径6.1厘米,底径4.9厘米,高14.5厘米。年12月30日大同市废品合作商店周文林捐赠。

2.辽代白釉三叉带子提壶(图一二)注体为上细下粗的椭圆体,肩部有绳状提梁,近流分为三股,故称三叉带子,提梁近流处贴附有花朵。流较短,腹最大径在下腹,圈足,提梁下有弦纹两周,盖已失。腹径10厘米,底径5.5厘米,高17厘米。年12月16日大同市南关南街古代窖藏中采集。

3.辽代绞釉三叉带子提壶(图一三)盖失,注体为上细下粗的椭圆体,壶口内凹,肩部有提梁,近流分为三股,故称三叉带子。提梁与壶体相接处成花朵状,流较短,腹最大径在下腹,圈足。采用绞釉的装饰技法,釉面呈现不规则的自然花纹,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底径4.8厘米,高13厘米。年大同市农牧机械厂送交。

提梁壶是始于北宋、流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壶式,以肩部附提梁而名。北宋时期耀州窑、定窑生产的提梁壶颇具特色。定窑烧造的瓜形提梁壶较多,壶口内凹,壶体作瓜棱形,提梁有缠绕的瓜藤式、藤编式等,提梁前部一般分为三股。每股附有模印花饰与壶体相连接,这种壶式在北方辽墓中出土比较多,如大同市博物馆藏上述提梁壶(图一一至图一三)。辽代的提梁壶有瓜棱腹和圆腹两种型式,与中原器型相似,壶口内折,绳状提梁,短直流或曲柄,圈足,多为白瓷,均采用塑贴、刻划或印花等多种技法进行装饰,纹饰有缠枝牡丹、蝴蝶、蕉叶等,此种壶体较小,其用途可能是盛佐料用的器皿,辽墓壁画中多见。

明代提梁壶器型浑圆,提梁式柄,柄与流上均绘缠枝叶纹,壶身绘云龙纹或团龙间以八宝、钱纹;青花色泽艳丽,纹饰繁密。此种提梁式柄为一种新的装饰方法,既稳重古雅,又大方实用。明代隆庆朝官窑产品以提梁壶为典型,尤以青花提梁壶为代表。万历朝壶柄有作窗门形的,一侧内面有一突孔,便于穿系壶上的兽纽盖。清代雍正时的粉彩器也见有提梁壶,其斗彩蟠桃纽盖提梁壶造型玲珑,制作精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