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热爱科学珍爱生命的感召记陈君实校长的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资讯网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热爱科学珍爱生命的感召

——记陈君实校长的全面发展观

龚秋红

我是年初,进福州一中从事教学工作的,迄今已有50年,其中30多年是在陈君实校长领导下工作的。陈校长严谨治校,办学思想明确,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他站在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对青少年全面负责的立场上,对中学设置的各门课程都一样重视,不分所谓重点科、副科,一些科目也不因高考不考而遭歧视。相反,陈校长始终认为,中学的各门课程都是基础课程,都必须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教好、办好。他对生物组的重视与指导,就是例证。

抓实验教学的建设

陈校长意识到重视理科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陈校长进福州一中时,看到当时福州一中的实验设施的落后情况,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大力抓实验教学的建设。

实验教学的建设包括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刚解放时福州一中理科(理、化、生)仅有一间实验室,由郭森霖一人管理,实验设备十分欠缺,如生物学科只有一台显微镜,根本无法进行实验。当时这三科的实验课,都由任课教师带学生到省科学馆上课。到了年,理、化、生三科各有一间实验室,但设备没跟上也无补于事。刚建国时我在省科学馆生物部从事科研工作。年初省科学馆的工作性质改变,由科研改为科普,科学馆改为博物馆,因此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设备和人员被分配到师专和福州一中。我和萨本茂(化学科)调进福州一中,随带显微镜(德国蔡斯)20台和其他实验设备。两年后由于陈校长重视实验教学,积极向上级请求拨款添置设备,得到王于畊厅长的支持,又采购了十多台显微镜(蔡斯)。生物实验从4人共用一台显微镜到两人共用一台,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培养。不久以后又添置数十台南京出产的显微镜,这时实验课每个学生一台显微镜,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并促进了科研、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而且实验方式不断改革,从验证性实验到探索性实验,到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陈校长多方努力争取省级领导的支持拨款建设实验室。年建成鸣阳楼,其中理、化实验室各四间,生物实验室两间。年又建成一座综合教学楼(凤谊楼)共八层,其中第六层为生物实验室三间,标本室一间,实验预备室一间,还特别建了一间微生物实验室(无菌室),室内设备有大型接种箱四架、人工气候箱、超净工作台、分析天秤、恒温箱等高档设施,其中人工气候箱和超净工作台是省科协奖励的。在普通中学里有微生物实验室,全国至今惟独福州一中一所,甚至在一般大学里也无这种设施。微生物实验室的建立对食用菌栽培、组织培养、细胞脱壁融合等科研活动,发挥了极大作用,并促进培养学生各种技能和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深化和提高。我们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

抓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新型人才。办好一所一流重点学校,校长的高深水平是灵*,教师有较高素质和能力是关键。陈校长自从进入福州一中以来,就狠抓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

首先有计划有程序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理论(凯洛夫教育学及其他),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质量观,使教师明确教师的责任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修养,请有关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由于社会的发展,新观念、新知识、最新成果不断涌现,陈校长自己率先阅读,了解掌握,并及时向教师们传授,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扩大教师的知识视野。

其次,校长亲自深入教学第一线。虽然学校管理工作十分繁重,陈校长仍然争取时间进入教室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向教师肯定成功的教法或提出建议。校长还参加各学科的集体备课,给予正确的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改革教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再次是重视开展教育科研,以教改促教研。每学年领导向教师提出科研课题,各教研组围绕教研专题制订计划,开展活动。如组织学习与专题有关的理论,以指导教研活动的开展;紧扣教研专题举行观摩课;平时听课,个人备课,及时记录,写出总结,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

陈校长对教师的培养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信任、激励和指导,这一点我有深刻的体会。年春,原福州一中少先队总辅导员林赛英老师调离福州一中到外省工作,我当时任初二生物课教学兼班主任。一天陈校长叫我到校长室去,我怀着恐惧的心情走到陈校长面前,他向我宣布要我兼任少先队总辅导员,我心里惊喜交错。心想我既不是团员,家庭成份又这么“高”,怎能胜任?喜的是说明校长对我的信任器重,校长觉察到我犹豫的心态,急着要我表态,我只好说:“我怎能行呢?”校长鼓励我说:“你完全行,你一定能搞好的。”就这样我硬着头皮接受下来。任务接受下来后,我就全心投入工作,了解队员各方面的情况,根据队员的实际,组织专题中队会和大队会。在高中学生辅导员的协助组织下,每次中队会或大队会都开得很成功,效果显著。队员们在思想品德等方面都受到教育。这就是陈校长对我的信任、激励和指导所取得的结果。

年暑期原福州一中生物教研组组长邓碧玉老师调到省教育学院生物组工作,陈校长就安排我担任生物教研组长工作,并任高中生物教学。当时高中教材是《达尔文主义》,我第一次接触高中教材,心中毫无把握,深恐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一天,陈校长对我说,他想学习生物学,要我给他讲授高中生物学知识。每周要安排一定时间给校长面对面讲课,校长还经常出现在教室中听课,这层层压力十分重大,逼着我只好埋头钻研大纲教材,深入理解掌握教材,积极收集资料,把最新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有目的地结合到有关教学内容中去,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年开始恢复高考,年到年连续三年福州一中生物高考成绩居全省首位,我校毕业生的生物高考成绩总平均比其他省、市重点中学高出30多分,领导给予肯定和鼓励。

我担任生物教研组长,能团结全组教师,在团结协作中开展工作。教研组工作计划能够紧扣学校的中心任务,安排得充实;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资料;抓集体备课,既要备教师的教,又要备如何指导学生的学;抓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抓课外科研活动的开展……全组教师同心协力,共同搞好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集体”。这是陈校长培养指导下教师们严谨治学、爱岗敬业的结果。

总之,校长对教师的工作是:物质上支持、精神上鼓励、*治上关心,这样教师才敢于探索、改革、创新,才能取得成效。

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在校长的指引下,我们明确生物学科的教学应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50年代初,由于学校环境条件的限制,我即与近郊汤边大队联系,得到大队的支持,借给我们两块地作为学生实践基地。每当上植物学课时,我带学生到那里去,从犁田、播种、插秧、中耕……过程的实验中,学生受到初步锻炼,收到明显的效果。一个学年教学结束时,我写了一篇“在植物学教学中贯彻劳动教育”的总结,我把总结呈交给陈校长审阅,陈校长感到很满意,并转送给王于畊厅长看,王厅长阅后立即批示:“通报全省各中学。”陈校长把这喜讯转告我,并鼓励我继续努力干,我内心里万分感激陈校长对我的培养。后来,我把这篇总结文章寄到《生物学通报》,发表于年1月。

50年代后期,学校在远郊西园桂山建立农场,我常住农场,生物教师轮流随班到农场指导学生劳动,学生分批到农场劳动锻炼,参加种植管理等活动。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普通中学开设劳动生产技术课的教学计划草案”。陈校长十分重视,于年开始在全市率先开设生物劳技课,并作为一门正课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放在重要位置上。我们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按照部颁劳技课计划草案的要求和精神,在没有大纲、教材、场所、设备的情况下,就在初一年级开设了花卉栽培和食用菌栽培两门课程的尝试,经过十多年来的实验,走过不平坦的道路,克服种种困难,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一定的效果和体会。

1.劳技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我校地处市区中心,校内可供种植的面积极少以及其他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开展较大面积的栽培活动,因此选择盆栽花卉和食用菌栽培的教学内容。花卉栽培除在校内分组进行外,每个学生在家里种植一种花,观察记录其生长发育状况。食用菌栽培以凤尾菇为主,适当栽培香菇、黑木耳、猴头菇、金针菇等,除在校内以小组为单位栽培外,给每个学生一些菌种和原料(稻草)回家栽培,观察记录生长状况和管理。通过栽培活动,学生不但掌握花卉栽培和食用菌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深造或从事生产打下基础,并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了解这些知识在工农业及改善人类生活上的意义。

2.劳技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获得花卉栽培和食用菌栽培的一般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劳技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遵守劳动纪律、端正劳动态度、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了解栽培花卉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3.劳技课的安排,在初一年级各班开课,一学年每班授课36课时,上学期19课时,下学期17课时,每周每班一课时。上学期每班学生分为两半,半班上花卉栽培,半班上食用菌栽培,下学期互相对换,这样便于教师指导和材料准备。每个学生在一学年内学会两门课程,一学年中花卉栽培组栽培了多盆花卉,百余个品种,食用菌栽培组也取得高产,有的班级每千克原料生产了多千克菇,学生兴趣非常浓厚,学习积极性也因此大大提高。

多年来的劳技课教学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劳技课是贯彻*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学会本领,增长智慧,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劳技课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活动中由于制度的严格、操作的严密、态度的严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科学、爱集体、爱护公物、团结互助的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等优良品质。

狠抓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陈校长对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十分重视,他意识到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手段之一。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需要各种物质和设施的保证,是陈校长的重视,给予各方面的指导和支持,才能顺利开展。我始终把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作为教研组工作的重要任务,并要求每位教师明确组织指导课外科技活动是生物教师的职责,是责无旁贷的任务,这样在全组教师共同努力下开展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50年来开展了以下活动:

1.组织课外科技小组活动。

(1)结合各年级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系列的基础训练和科技活动。如初一结合植物学教材内容的花卉栽培、标本采集和制作、栽培草菇、灵芝等,初二结合动物学教材内容的果蝇、蓖麻蚕、鸡、兔等饲养和动物标本采集和制作,初三结合生理卫生教学开展小白鼠条件反射试验等。

(2)高中科技小组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如杂交试验,莴改桑蚕、水浮莲越冬试验、探索延

长寿命的途径,组织培养、细胞脱壁融合杂交实验,紫胶虫引种、放养和寄主树的探索,白蜡虫放养和寄主树的探索(获全国一等奖),小球藻分离、育种和扩大培养等。

总之课外科技活动丰富多彩,结合工农业生产和新科技的发展,鼓励学生学习新科学技术,如生物工程的组织培养,细胞脱壁融合,食用菌制种技术等。

2.举办学科夏令营,进行野外考察、采集动植物标本。在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举办了多次学科夏令营,如厦门海滨、东山、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鼓山、崇武等夏令营,对扩大学生知识面、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培养能力、激发兴趣等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

3.举办小论文宣读会。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成果及小论文宣读答辩会之后,我们即举行第一次小论文宣读会,共宣读了12篇,其中“毛翅目幼虫的观察”和“猕猴桃自述”获得高度评价。年举行第二次小论文宣读,共宣读16篇,此后每隔2~3年举行一次。这些小论文都是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观察、实践撰写出来的。专题撰写者增长这方面知识,与会的学生扩大知识面、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宣读的论文有的被语文老师选刊于《作文通讯》,有的发表于《福建科技报》、《中学科技》等报章杂志。

4.举行科普讲座,组织观看科教影片和录像。每学期举行1~2次讲座,讲座专题,有的结合教材内容的重点部分,如“生态学纵横谈”等;有的根据科技发展,扩大学生知识面,如“生物工程”等;有的结合学生卫生保健方面如“营养与健康”、“青春期卫生”、“预防近视眼”等,学生很感兴趣,积极参加听讲,收效好。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现在的中学生是新世纪的建设者,要使他们成为有开拓精神、创造性的人才,必须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我们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和创造的科学素质放在首位,配合课堂教学,结合科研,通过实践,始终抓好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50年来我们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获得全国、省、市的各级奖励,还为国家培养许多生物专业高科技人才。如林忠平,北大生物系毕业后在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与牛满江教授一起研究遗传问题,陈斌、陈良甫、陈岸岩、吴为民、郭卫东、谭叶新、宋良丹、魏红等在清华、北大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都到国外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分布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为生物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陈校长重视和支持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才有可能按计划进行。例如陈校长为生物组建了一间微生物实验室,才能开展食用菌培植、植物组织培养、细胞脱壁融合杂交实验等。60年代困难时期,校长从资料中了解到小球藻含有高蛋白,他立即转告我,要我进行分离培养。我于课后带着采集瓶到近郊池塘提取绿色池水,经过反复多次提纯分离,才获得纯种小球藻,在实验室内用大型玻璃缸培养藻种。我向校长请求建一口藻种池(露天的),三口扩大培养池,每口40平方米,在校园内空地面积狭小的情况下,陈校长鼎力支持,克服各种困难为我建立一口藻种池,并在现在的鸣阳楼与凤谊楼之间的空地上建了三口扩大培养池。这样在校长的支持下,小球藻扩大育种和培养才得到实现。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施肥,池内的清水逐渐变成纯绿水。小球藻培养成功了,全校师生用小球藻水炖饭,并为家畜饲养提供高蛋白的饲料。这项活动也是由科技小组的学生如邱岗等负责培养管理的,邱岗高中毕业后考进福建师大生物系,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在福建师大生物工程学院任教授。

小球藻分离培养成功的消息,很快引起省科协领导的重视,他们组织有关单位和各中学生物教师来校参观学习,我向他们介绍培养的方法和操作程序,并送给各单位、学校一瓶藻种,参观者给予高度评价,这样小球藻培养在全市普遍展开。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开展课外活动,活化了*治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珍爱生命与生存环境的情感和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了严谨、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而且培养了不少生物科技方面的专门人才。以上所述都说明福州一中能成为全国知名重点中学,首先应归功于陈君实校长,他在福州一中30多年,有抱负,有远见卓识,埋头苦干,勤奋学习,不断改造创新,他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愧为中国现代教育家。

(年5月)

[作者:年进校任教,年退休,中学特级教师,省生物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省动物学会名誉理事、农工*福建省委委员。]

龚秋红老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