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栽培过程中的“宽”与“严”
平菇栽培许多人认为很简单,其实只有你真正入门后,研究的越深、栽培的时间越长,越能感到它的深奥与神奇,越能发现乐趣,获得不断进取的动力。
很难有一种食用菌品种能挖掘出从生料、熟料、发酵料到半熟料(发酵料加短时灭菌),以及半生料(介于发酵料与生枓之间的半发酵料)这么多栽培方式,也没有任何一种菌类像平菇那样可以套环出菇、划口出菇、扎大孔出菇、小孔出菇。更没有一种菌菇像平菇一样遍布全国各地,长盛不衰,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这是一群菌人不懈努力、砥砺前行为之奋斗的结果。大家在平菇多年的栽培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发现完善了新的经验新的做法。
本文简单的谈一下平菇栽培过程中的三宽松与三严格,以期菇友集中精力抓住平菇栽培要点达到增产增收。
三宽松
1、水份可大可小。栽培方式不同水份要求就不同,如,发酵料水份不宜过大,装袋时以用力握见水、少滴为宜,而生料、半生料(也叫半发酵料)用力握滴水连线也没事。水份大小根据栽培方式、原料、栽培季节来定。初入道者,不可随心所欲,应虚心学习,待道法娴熟后再灵活运用。
2、石灰可多可少。原来一百斤棉壳一般都是2斤半左右的石灰,木糖渣5斤左右。曾亲眼见到玉米芯棉渣混合发酵料加到10斤石灰的也行,实际上培养料只要发酵产热后PH值会明显下降,微生物产生的酸会中和碱性。甚至还了解到某菌友多年来长期不加石灰也没事。加石灰多少都有但是要根据栽培方式、自已的经验来定,不可生搬硬套。
更为有意思的是某位菌友因酒后拌料,错把3%的石灰用量用到了30%,情急之下发到食用菌技术交流群后,各种猜测和争辩都有,有嘲笑的,有怀疑的,有惊呆的……,为探明真相,笔者当日上午专程到菇棚了解情况,经查实确实是加了30%左右的石灰,多斤料加了大概斤石灰。因采用发酵料栽培,经发酵PH制装袋时可能已降至7.5左右,由于袋内培养料密实,发菌慢,中途扎眼进气两次。发菌满袋慢近两个月长满,无杂菌,产量正常,菇质正常,袋子硬。以往多数人认为石灰含量高则菇质脆,实践证明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
之前青岛某基地第一次见到石灰用量达10%,如今在梁山又开了眼界,歪打正着,虽然非但没造成问题,反而成功了。但此法不可取,不过对某些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实际生产中加石灰多少比例的都有,但要根据栽培方式,自己的经验来定,不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
3、品种可新可老。绝大多数人翻资料、问群友想选择新品种、高产品种。但是某些老品种则是冠县第一平菇大村的首选品种,其它任何品种难以取代,该品种是20年的老品种,这个品种种植量在风庄全村年投料一千多万斤以上。双抗黑平在河北藁城一专业村也还在种植表现也很好,这个品种也是有20多年种植历史的老品种啦。所以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新奇特品种,适合当地和自己的才是最好。反而随意引种可能导致弄巧成拙。
三严格
1、空气要新鲜。无论釆用哪种栽培方式都必须空气新鲜,否则杂菌及其它病害必然严重。
2、温度要适宜。只有温度适宜菌丝体才能生长的浓密粗壮,偏低长势慢,偏高长势差,过高则烧菌,菌丝停止生长,易污染杂菌,严重者减产甚至绝收。
3、栽培方式要规范。无论是釆用哪种栽培方式,都必须按照该栽培方式的要点去做,抓住精髓。如半熟料不能蒸熟;发酵料要达到三个标准即:料色泽黑褐色、有菌香味不能酸臭、用力握料手感不粘见水欲滴或少滴;半发酵料(半生料)要掌握好播期即国庆前后10多天;生料要选用棉籽壳为栽培料,不宜选用其它料。这里说的严,是要严格规范操作。
平菇栽培看似简单、粗放、易入手,但其中的“宽松”和“严格”尺度却并不易把握。宽和严都是相对的,所谓宽其实可理解为“严中有宽”,而严则为“宽中要严”,通俗的来讲,某些红线一定不可触碰,而某些流程在可控范围内尺度则可以灵活把握。“宽”而有度,“严”而有方,宽严相济,把控关键环节和流程,注意操作细节和问题,则能做到游刃有余,机动灵活。(作者:聊城许万昌,供参考)
菇乡人
感谢您的认可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