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至南北朝古墓被发现 每块墓砖都有铭文
突然挖出一拱形建筑,一开始还以为是下水道,等中午看到铭文砖,才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座古墓。 7月29日,赣州市文明大道原水泵厂棚改地块建筑工地发现一墓葬后,一肖姓经理立即向市博物馆报告。30日,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万幼楠告诉,经考古发掘,初步判断这一墓葬为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墓葬。 发现:初以为下水道 7月30日上午10时许,来到现场了解情况。此时,现场已经拉起了警戒线,考古人员正在挖掘,许多建筑工人和围观的市民议论纷纷。据工地建设方一肖姓经理介绍,7月29日凌晨4时许,挖土机在工地挖到了很多砖块,不久他们又看到一个拱形建筑物。 我们当时以为是下水道,后来发现青砖上有图案,我们才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座古墓。 肖经理说,发现古墓后,他们立即停止了施工作业,还通过络查到了市博物馆的电话。肖经理说,保护文物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于是他向市博物馆报告了情况,并组织工人对古墓进行看守保护。当时他们还把建筑工地的大门也关了起来。 年代:东汉至南北朝 接到报告后,市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对古墓进行了勘察,并决定次日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现场勘察的市博物馆研究员张嗣介说,30日一大早,他们就开始对古墓进行发掘。考古人员先把古墓周边的泥土铲开,然后再从边上切开一个口,一座高大的墓拱门显露出来。当日上午,考古人员从古墓中挖掘出两个瓷碟。考古人员看到,现存的墓砖每一块都有铭文。 张嗣介介绍,赣南其他地方发掘过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的墓葬,但赣州城区发现这一时期的古墓尚属首次。 通过墓砖上的铭文,我们初步判断,古墓很可能是东汉到南北朝之间的墓葬。
身份:墓主非富即贵 现场考古人员介绍,该古墓形制特别大,很漂亮,很 豪华 。古墓的砖都有铭文,这种砖都是定制的,是身份的象征。张嗣介说,古代人相信灵*说,认为人到了阴间还需要生活,所以就要先建一个住所,而这些铭文砖就是墓主经济实力的象征。 目前,从该墓中出土的实物比较少,所以墓主人的确切身份现在很难确定。一名考古人员说,墓主人 非富即贵 这一点是比较肯定的。 价值:虽被盗仍难得 挖开洞口的泥土,可以看到里面倒漏斗状的土堆。张嗣介说,通过墓室内坍塌的泥土可以看出,古墓曾经被人盗过,出土的文物可能会比较少。在原本墓室的位置,考古人员看到大面积的淤泥,由于年代久远、自然原因和盗墓者破坏,墓室里的棺椁没有了,这一古墓的考古价值也可能因此大打折扣。不过,考古人员说,这座墓葬对于古代墓制的研究仍然有一定价值。 假设这座墓是南朝的,或者是东晋的,这个墓制对我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而且是非常难得的。 曾有人认为,唐代张九龄开凿梅岭驿道前赣州是一片蛮荒之地。考古人员告诉,该墓的发现将对赣州建城的历史提供一些证据。 目前,考古人员仍在对古墓进行清理,以最终确定它的考古价值。 市民:激动并期待着 昨日,赣州晚报官方微信首发赣州惊现千年古墓消息后,引起大量粉丝转发、评论。许多市民得知这一消息后,还特意赶到现场一睹古墓真容。市民熊女士说,没想到在赣州老城区也可以看到古墓,她的心情格外激动。 在附近居住的老人曾先生告诉,听老一辈人说,这一带原先是城郊的一处坟场,在新中国成立前也发现过类似的古墓。现在看到这座古墓,希望考古人员能够从中发掘出更多赣州城市的历史印迹。 相关链接 赣州历史沿革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使灌婴定江南,立赣县城以防赵陀,县治设于益浆溪(今蟠龙圩一带)。晋太康末徙县治于葛姥故城(今虎岗一带)。晋永和五年(349年),郡守高琰筑土城于章贡二水间。晋义熙七年(411年),迁县治于贡水东(今七里镇一带)。南朝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郡、县治复归于章贡二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