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小小平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乡村
TUhjnbcbe - 2024/4/5 9:07:00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m.39.net/news/a_5939674.html
将蘑菇装箱。本报记者栾雨嘉摄本报记者栾雨嘉9月初,记者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达玉村老菇房家庭农场的温室大棚,一阵阵扑鼻而来的蘑菇清香钻入鼻孔,一摞摞雪白的菌棒整齐摆放,极为壮观。平菇从菌棒两端长出,像绽开的花朵一般鲜嫩肥硕。家庭农场的主人乔吉科正带领农场工人采摘平菇,他们动作娴熟且规范有序,将摘下来的蘑菇放入塑料泡沫箱内,称重后装车,随后销往县城各菜铺及学校食堂等地。当前,正值平菇盛产期,乔吉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心照料他的这些“宝贝”。每天,他都会在棚间喷洒两到三遍水,随时通风、控制棚内温度,以保证平菇达到最佳品质。“近期农场工作比较繁杂,主要制作菌包,还有发霉管理、出菇、预防病虫害等精细化管理工作,天天都和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你瞧!我们农场的平菇肉质厚、品相佳,今年的批发价格比去年有所增长呢。”乔吉科话语中满是喜悦与自豪。众所周知,贵南县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县城,以养殖黑藏羊、牦牛为主。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近年来,这里的农牧民群众转变思路,通过发展平菇、青稞、饲草、油菜种植等多元产业,用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生活。谈起如何与平菇种植结缘,乔吉科说:“几年前,自己在西宁的一家蘑菇种植大棚打工,看到别人种得好、钱挣得好,眼热得很!”那时,乔吉科只是在棚里干些拌料发酵、制作菌棒、为蘑菇喷水等的“杂活”。现在看来,正是这些“杂活”帮助了乔吉科,因为把每一件小事用心做到极致,为他赢得了机遇,也为他后来建设家庭农场做足了准备、积累了经验。“大棚负责人看我干得确实不错,问我对平菇种植感不感兴趣,想不想学习一技之长,我激动万分地说‘当然想了’。”后来,在种植师傅的传帮带下,乔吉科系统学习了拌料、制作菌种、出菇等平菇种植与后期管理的技术知识,随后来到贵南县开建了家庭农场,并让平菇产业在贵南高原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回忆最初到贵南开始种植平菇的时候,他坦言道:“那个时候贵南风沙很大,常常能把棚掀翻,断电断水也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生态立县’战略越来越深入人心,木格滩、黄沙头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这里的种植条件、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与提升。”目前,乔吉科共有5个种植大棚,每个大棚孕育5万株菌棒,一年下来能收获7.5万公斤平菇,有5至6万元的收入。靠着平菇过上好日子的他,心中始终惦记着周边群众,不仅给周边村民送上自家的平菇,还主动聘请多名脱贫户到他的种植大棚务工。“首先,咱们要学会制作菌棒,要将棉籽壳、玉米芯、麸皮、豌豆按照配比搅拌均匀,每天翻拌让其充分发酵,随后培育菌种等待发菌……”乔吉科毫不吝啬地为前来“取经”的村民讲解平菇种植技术,一如曾经师傅传授技术给自己。乔吉科面带微笑说:“现在,储存平菇的冷库也修建好了,容量大且密封效果好,以后我再也不用发愁保质、保鲜问题了。我打算尝试电商销售,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另外,还想制作蘑菇干,延长产业链,不断提升产品价值,把平菇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当下,正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贵南县立足实际,将特色产业作为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积极探索发展路子。“我们将进一步打造菌棒原材料加工、菌棒规模化培育、废菌棒加工成有机肥等相关产业,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贵南县农牧和水利局项目办主任林守银介绍,今后,还将在拓展种植香菇、金针菇、羊肚菌等多个品种上下功夫、做文章,推进食用菌产业多样化、规模化发展,让蘑菇产业的效益越来越好,真正为村民撑起一把又一把“致富伞”。《青海日报》(年10月30日第6版:综合新闻)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小平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