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是喜低温,对环境适应性很强的一种食用菌。春季和秋冬季利用大棚栽培平菇。平菇营养价值高,风味鲜美,是一种非常受市场欢迎的“高档细菜"。栽培平菇后剩下的废料,是营养全面的有机肥料,可以改良大棚土壤结构,增加肥力,对于下茬增产起到很好的作用。近年来,有些地区平菇已被列人大棚蔬菜栽培中的主栽菜种。这样既丰富了蔬菜种类,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其经济效益也很显著。
1.栽培季节与菌种的选择春季在1~3月份播种,宜早不宜迟;秋季9~10月份,宜迟不宜早。在平均气温20℃以下播种是高产稳产的关键。春季可选用中温型佛罗里达、高温型侧五和P-01,秋季可选用低温型,等品种。除选用适宜菌丝株外,还要选用优良的栽培种,即要求菌丝洁白、无黄水、无杂菌,菌丝上下内外发透,生活力强,无菌丝束、菌蕾等老化现象。菌种是平菇丰产的关键之一,它关系到产量高低、品质好坏,应特别重视。
2.整地作畦前茬蔬菜收获后,耕翻土地,做成宽1~1.2米、深8~15厘米的低畦,四周做成10厘米宽小埂,两畦之间设20厘米宽排水沟,畦长与棚长方向一致,长度不限。为操作管理方便,每10米做一10厘米宽小埂。畦埂要拍实,畦底整平稍加镇压。
3.拌料栽培平菇的培养料种类很多,但在大棚栽培以废棉和棉籽壳为最好,其营养含量丰富,疏松适度,水.气状态较为理想。因此,其生物学效率较高,每千克干料可产鲜菇1~1.5千克,高产者可达2千克。具体配料方法如下:选择无霉变、虫蛀及杂质的棉籽壳或废棉,同时加入1%食糖、1%尿素、2%过磷酸钙、3%石膏、0.2%多菌灵。每百千克加水千克搅拌,使料吸透水,以手握紧时指缝见水而不滴下为度。调好后即可准备进床播种。
4.选料播种栽培床进料前暴晒数日,进料时操作人员的手、用具、菌种瓶外部都必须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同时将菌种从瓶中取出,菌种呈蚕豆状即可。畦底先喷水湿润,然后将料铺入播种。8~9月份播种的料宜薄,8~10厘米左右,每亩用干料约千克;10月份以后播种的,料可厚些,10~15厘米左右,每亩用干料约千克。根据各地经验,铺料厚度以薄为好,其生物学效率高。据南京市栖霞区摄山乡科技站试验,秋播每平方米用干料20千克,产菇20.3千克;每平方米用干料15千克,产菇26.6千克。可见省料栽培可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分析其原因,料过厚在生长后期因培养料发酵下沉,料层内氧气缺乏,影响菌丝生长,甚至早衰,以致不能充分利用培养料的营养,造成生物效率不高。播种方法,可采用一-次性混播,此法省菌种、省工。
一般每10千克料,用毫升瓶装菌种2~3瓶,菌种与培养料混合均匀后,平铺在畦底。也可采用分层播种法,此法发菌快,料面很快发满菌丝,杂菌感染少,但较费工,用菌种要多-些。分层播种法,每层料厚3~4厘米,最下一层铺营养料,上播菌种--层,其上再铺料播种。最上一层铺好后,再用菌种撒匀,轻轻压平。播种量做到上层多、下层少,以使上层发菌快,减少污染。播种后紧贴料面,盖一层旧报纸,上面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薄膜四周用土压紧,薄膜上再盖草栅,或盖一层5厘米厚麦草遮阳,白天降温,夜晚保温。
5.管理播种后至菌丝布满培养料之前,若料温高于28℃,要掀膜降温,膜内凝结水珠过多也要及时抖去。此期间尽量不要揭膜,可使膜内二氧化碳浓度高,起到抑制杂菌的作用。发菌初期尽量保持20℃,待菌丝布满料面后提高到23~25℃,使菌丝活性增强。约经20天,菌丝长满培养料时,给予散射光,降低温度10℃左右,以促进出菇。菌丝见光6~12天就可分化出菇蕾。如菌丝已布满,菇蕾迟迟不能出现,可以用铁钩刮去料面老菌丝,给予散射光,降低温度,适当喷水,加强通风,就可促进出菇。一般播种后30~35天出菇。出菇期间料面保持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出菇初期可喷0.%的三十烷醇和2%葡萄糖液,可以增产。
6.采收平菇子实体长大后要及时采收,以早采为好。晚采品质变劣,而且也不利于下批菇的生长,共可采收3~4茬。每千克干料一般产9~15千克鲜菇,亩产量~千克。以10~11月份播种的产量较高,可采收到翌年2~3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