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弗雷斯特拐,稻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很是常见,往往人们把它当成柴烧,相当一部分稻草则被随意抛弃,任凭风吹雨淋,直到最后烂掉,这样无形之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过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我们可以把稻草用在食用菌的栽培生产上,通过这种操作可以利用丰富的稻草资源,从而增加了稻草的经济附加值。本期我们将继续学习长稻草立体栽植平菇的技术。
无论是堆置发酵的长稻草还是浸泡处理好的长稻草,当打好菌包接种好平菇菌种之后,就要进行发菌。发菌管理是长稻草立体栽培食用菌技术中最关键的环节,稍有疏忽将会直接导致栽培失败,菇棚地面事先撒上生石灰,消毒菌包按井字形叠法,气温高叠放3到4层就可以,气温低则可以放上5到6层,温度控制是发菌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整个发菌期间,每天都要注意菌包的温度,菌包内的温度,最好保持在22摄氏度至26摄氏度,如果菌包内温度超过30摄氏度时,要打开通风道,及时通风降温,降低菌包叠放的层数,或将菌包散开散热。
在发菌过程中,还要注意检查有没有杂菌污染的菌包,如果发现有污染严重的菌包,要及时把污染的菌包清除出菇棚,防止扩散污染,发菌5到7天应当翻一次堆,也就是要把里面的菌包翻出来,把上层的菌包翻到下层,下层的菌包翻到上层使发菌温度均匀一致,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一般20至25天,平菇的菌丝就可以长满菌包,发菌工作也就结束了。本期内容不算太多,但还是要单独提出来让大家足够重视,稍有不慎全盘结束。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如果有什么疑问或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如果喜欢我的作品,或是学习了之后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点赞加